QQ:1075383148(陈老师)
微信号:kaoyan818(布布学姐)

【厦大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
2013年度【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808】答疑专帖

1.2014冲击厦大,个人情况——非985非211出身,本科专业属于管理类,不过跟财务学不沾边,微观经济学那本书学过,目标管院财务学。
(1)管院的财务学和财会院的财务学有什么区别呢?分数线、学费、奖学金制度、招生人数等等;
(2)的全书需要买不?如果不买的话真题去哪儿弄,貌似厦大考试中心只有近三年的试卷,还不确定有没有参考答案;
(3) 厦大的复试会不会考很专业的问题,财务学基础完全没有,英语口语的也基本还给老师了,毕竟厦大复试比重那么大。
最后,心里特别没底,因为想达到厦大的分数线,数学和专业课得冲到130+吧,英语和政治总分也得130+吧,导致我现在做数学题一遇到不会做的,就心慌失眠多梦读英语作文发现自己根本写不出这样的东西,就会想
上考场英语作文写不出来怎么办,然后就胃痛胃酸胃胀,这是不是心理疾病,各位前辈能治不?
小丸子:
第一个问题腾腾和小鱼儿应该很清楚,等待他们来为你解答吧
复试肯定是会问专业问题的啊,英语口语只要多准备一下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初试完以后就开始看复试的书应该来得及的
现在想这些只会加重心理负担,朝自己定的目标奋斗就好,数学还在第一阶段,很多题不会做都是正常的,不用多想哈,多做多总结就好啦。英语作文到时候看一些模板,自己多写几次就好了,不要担心啦~好好复习吧。
腾腾:
(1)出身不是问题,每年考上厦大的二本的大有人在,985没过线的也不是没有。考研其实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竞争,重点是自己的实力的提升~楼主当年专业课都是自学的我会乱说。。
(2)财会院比管院成立晚,前几年与管院一起合并招生,从12年起开始独立招生,因此知名度尚不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财会院的老师全部是海龟,全英文授课,有会计学和财务学两个专业。
12 13年财会院分数线都比管院低,12年未招调剂,13年招收了部分管院调剂生,但是财会院的英语单科划线到70,管院是55。分数线要看当年的招生情况,这个比较灵活,14年什么情况也说不准~~
学费,奖学金制度与管院都是一样的,招生人数较少,13年共招收研究生12人,其中财务学6人(3人保送3人统招),会计学6人(3人保送3人统招)。
(3)小丸子同学的解答很详细,略做补充~楼主买过的全书,真心觉得没什么用。。。尤其是给划的重点,坑爹啊~~厦大专业课考的很细,细节都不能放过,看好参考教材是王道!!
(4)
厦大复试会大洗牌的。。从今年管院和财会院的复试情况来说,初试倒数第一会逆袭,正数第一会被刷。。老师对于跨专业的学生的考察角度不同,会问你些本专业的知识,考察你的综合能力和可塑性,但是基础的复试的专业知识还是要掌握,不能太小白。
2.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的相关资料吗?
个人觉得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指定教材,毕竟机构的资料也是个人编的,相信他们不如相信自己。把指定教材吃透,以不变应万变~~
管理学把教材背好就可以了。微观经济学除了教材,建议金圣才的习题全解来掌握基础知识,加上尹伯成的绿皮书用来搞定计算题+材料分析题。从历年真题来看,有好几道都是尹伯成书上的原题~
3.(1)可是觉得管理学的部分还是用孔茨的,顿时觉得有点被坑,管院去年换了管理学的教材后,不知道今年什么情况,管理学的复习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呢?等到官网的参考书目么?
(2)暑假才开始西经微观的复习算不算晚呢?博弈论那部分要不要考呢?西经部分用来复习的话,靠谱么?
江小鱼:
(1)管理学还是稍微早一点看吧,虽然教材会换但是教材里面实质性的内容变化不会太大,内容都是相通的。害怕换书的话,可以把其他科目的复习进度稍微提前一点。
(2)复习时间自己安排就可以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笨鸟先飞,学习效率高的可以稍微晚点。博弈论虽然从来都没考过,但也还是要看的。西经直接看书就可以了,课后习题去百度找份答案,用来查漏补缺。
腾腾:
你买的应该不是新版本,管理学11年和13年已经换过两次书了,都是及时更新的~
小鱼儿同学说的在理,管理学这东西大同小异,如果以前没学过的话要及早看,掌握管理学的理念和精髓,具体背诵的话不着急,早背早忘。
4.我是跨考会计的,等初始完再准备看复试的书来得及吗?没有会计基础。
腾腾:
建议如果有能力的话,还是提前看一下比较好,至少入个门。复试的比重还是很大的,看今年的复试情况,初试前几名也有被刷的,所以复试也要重视。
江小鱼:
会计学本科四年的精华全在复试的那四本书里面,如果想要吃透的话,三个月肯定是有难度的。如果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应该还来得及。二个人被熊追,关键不在于比熊跑的快,在于比另外一个人跑的快。
5.后面的论述分析题前辈再备考的时候是怎么备考的?
腾腾:
论述分析题很综合,首先先把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复习后期再做些题训练一下,慢慢就有答题思路了,首先知识点要找对,然后答的完整全面有条理就可以了。
6.现在开始看西经,每天一章,就是不知道第二遍该结合什么看会有效果,要做课后习题?管理学啥时候开始比较适合呀,还有能不能问下政治,我打算现在每晚看一小时政治序列一,但是不知咋看,光读还是?求建议。
小丸子:
西经应该都学过吧,我自己是第一遍的时候每天一章就顺带把课后习题做了,第二遍的时候每天看一章再做一章尹伯成的绿皮,这样既能查漏补缺也能巩固知识点。管理学什么时候开始主要是看有没有相应的基础,如果本科就是管理类的话,8月份开始也是可以的,主要得看自己的基础并结合其他科目的复习情况。政治你是理科生?文科生的话现在准备政治还太早。我自己政治是10月中旬才开始的,直接看的红宝书,对序列一的情况也不了解,让他们来回答你吧。
政治第一遍的话只需要浏览就行了,并把那些“第一次”“最”之类的标记出来再把自己容易混淆的内容写在一起就好,看完书,再把肖1000里相应的习题做了,对完答案以后就做上标记看是自己不知道原理也蒙到了的还是真的理解了的,没有理解的再去书里找到原句加深理解就好了。答案不要写在肖1000上,因为那本习题需要做几遍的
腾腾:
西经第二遍做一下课后习题很不错,还有尹伯成和金圣才的辅导教材可以作为辅助看一下,复习方法因人而异,把东西都学会就行~
管理学先把书看懂,了解书的内容和精髓,具体的背诵记忆还不急,提前两三个月就可以
政治也是,这个阶段可以先看个差不多知道在讲什么,看完一遍然后开始精读+配套做选择题,一章一章地啃吧~马哲有些需要理解的东西,提前看一下比较好。
江小鱼:
政治去找点科听听效率可以提高很多的,仔细搜搜,应该可以找到免费分享的。
7.请问楼主提到的财会院“13年招收了部分管院调剂生 ”,是说如果管院复试被刷还有校内调剂的机会吗?难道管院会计没过复试可以调到财会院的会计吗?(财会院招生本身那么少,怎么还会收调剂生?这点感到有些不理解~)
腾腾:
接受调剂是因为一志愿过学院线的人不够,所有的学校的所有的调剂都是这种情况~
(这里区分一下学院线和专业线,学院线起一个最低的宁缺毋滥的控制作用,就算人没招满,专业线也不得低于学院线)
今年财会院收调剂生,一个原因是财会院很多人还不知道,招生人数又少,所以报考的人数少;另外今年10月份专业课换书+题难,整个808的分数都偏低,(管院往年各专业线都要400左右)。综上造成今年财会院人数没满要接受调剂。
财会院今年接受的管院调剂生,都是过了管院线370,但是没有过管院具体的专业线的人,比如今年管院财务线380,所以申请调剂的人都是分数在370-380之间的人。那些参加管院复试被刷的人,就不可以调剂财会院了。(不过往年管院各专业之间有互相调剂机会,比如会计被刷然后调剂到了企管)(厦大有的其他学院会有复试被刷,然后调剂专硕的情况)
所以调剂这个东西很灵活的,跟当年的招生情况有很大关系,比如今年财会院的英语划到70实在是史无前例,以后什么情况也很难说~~
8.我想请教一下,1、每年厦大会计学硕除了保送的三个只对外招收3个人吗?那得多大的报考比例?2、厦大除了指定教材还有哪些辅导资料比较好?
不是,财会院招3 个,管院应该招十几个吧,不过管院保送比更可怕,几乎每3个研究生里面2个是保送。
指定教材是最核心的,辅导资料也是为了帮助把教材学好。
9.三位楼主能分享一下你们专业课808的复习心得或者经验吗?
江小鱼:
1、笔记这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整理的,整理笔记的过程同时也是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另外自己的笔记用的都是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所以背起来也比较容易。
2、在整理笔记的时候书上每一个知识点不管考过的还是没考过的都要覆盖到,千万别漏东西。
3、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以理解为主,别忙着弄笔记。等到整本书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以后,再把所有的考点都整理到笔记本上就可以了。
4、别人整理的东西,也都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所以还是要立足于教材的。
10.请问,备考专业课时,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指定的是第四版,有必要看第五版吗?两版的区别在哪里?还有,尹伯成的绿皮书有第六版和第七版,你们复习的时候用的是哪个版啊?
腾腾:
我用的第四版,第六版
目前指定还是第四版,不知道14年什么情况。两版的区别貌似主要在宏观吧,我是听我同学说的,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
有条件都看看当然很好,不过之间的修订差别很小,重点看看修改之处。其实把任何一版看好了都能考的不错,不必过于纠结版本的问题
小丸子:
腾腾说得对,只要看好了都考得不错~补充一点,听看了第五版的同学说第五版把博弈论展开来说了的,比较详细,其他就不知道了。
江小鱼:
我用第四版的书和第五版的习题答案,完全对得上。
11.想问一下大家,长难句,会分析句子结构,是为了什么,为了把他翻译好,还是单纯的就要分开看,做题的时候使用翻译过的中文和题目翻译的中文比对,还是按照拆分的句子结构即用英文的原文比对选择正确答案。如果长难句的结构不会分析,但是会翻译,这样还有必要进行长难句分析拆分的练习吗?
江小鱼:
真题里面一些很复杂的句子,如果不把句子结构理顺了的话,是理解不了的。至少我觉得是这样。
做题尽量别翻译成中文,那样会很慢的,要学会直接用英语思维。这里有一篇文章你可以去看一下。
腾腾:
这个看各人的基础吧,如果翻译和阅读没有明显的障碍,也没有必要做刻意的练习。
就像小鱼儿说的,分析句子结构是英语基本功,如果理得清的话,会有助于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至于阅读做题按中文还是英文,没有这么明显的技巧性的划分吧,阅读题目表达的意思肯定只有一个,意会,选正确的那个(这是句废话)
12.相比上财,中财等学校考厦大的会计难度系数是不是全国最高的呢?
江小鱼:
各个学校的专业课都不一样,各个省份公共课的阅卷尺度也不一样,所以单凭复试线是不能说明考试难度的。我感觉上财比厦大难考。从就业方面来看上财的地理优势是厦大所无法比拟的,不过上海是一个商业化气息很浓的城市,厦大的学术氛围要优于上财。
13.说说会计复试吧?如果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复试成功的经历。还有特别注意的事项。
江小鱼:
(1)复试的时候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千万不要喊什么大神、菩萨、师太之类的。
(2)管院是入学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和导师互选,复试的时候就不需要联系导师了,这样子很公平,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3)初试考完以后稍微休息几天,就赶紧看书去吧,考试形式以及复习方法参考初试的专业课。千万别相信什么出了分以后再复习之类的,全是扯淡。34所复试早,除非你底子厚,一般人是来不及的。
(4)要准备中英文的自我介绍,要包含优缺点、为什么要考研、未来的规划之类的。至于优点、经历之类的老师很可能会深入问下去的,事先准备充分了再说。一个同学说他有过海外交流经历,结果老师直接问了一道纯英语的简答题。
(5)诚实诚恳,态度谦虚,文明礼貌,衣着整洁。
(6)官方信息:http://sm2.xmu.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305
(7)以前有同学写过复试经验的,你再去找找吧,经院管院都差不多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4.没有任何的文科背景,管理知识。连书都没有,不过已经买了。但出于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的状态。我想问一下,现在我买的两本专业书是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管理学》第9版(精要版)〔美〕里基.W.格里芬 著,刘伟译 ,中国市场出版社。对吧?然后我想问一下,你们前面说的什么“绿皮书”和“”都是什么东西啊。。。。各种没有听说过。还有现在专硕很火,我打听到有个叫做管理科
学的专业有专硕,但是那个学科我不太了解,可以解释一下么?
江小鱼:
(1)13年考的是这两本书,http://sm2.xmu.edu.cn/ 以后会不会换我就不知道了。当年的参考书一般会在10月底公布。复习的时候要结合真题。
(2)绿皮是这个,自己去问百度
(3)管理科学我也不了解
腾腾:
是叫 管理科学与工程吧,我只知道这个专业不是考808,跟管院其他专业差别挺大的。
15.由于去年换管理学参考书了想知道厦大808中管理学测中点是什么。
腾腾:
这个谁都说不准,所以不要轻信辅导机构的预测
按历年真题的经验来说,管理学真心没有侧重点。角角落落都要看到才保险!
江小鱼:
(1)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是要有区分度的,所以老师会故意出一些让人想不到的题目。书上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考。
(2)考试的题型十几年从来都没变过,书上每一个有可能出成名词解释、简答的地方都要标记出来,每章的知识结构图自己也要去画一下。
16.我是打算14年考企管的。目前想问一下,企管下面不是有很多二级专业么,那些专业的选择是自主选择的还是到时候要按分数来调剂的啊?然后管院的公共课考试什么的每年平均上线分数大概是多少啊?看了12和13年的计划里面都有人力专业,但是实际的录取里面木有哎。。这个是说明还在企管大类里面没有分么?
腾腾:
往年分数可以在官网上查,这个也跟当年的报名人数和出题难易有关系,历年波动还是挺大的
江小鱼:
这个好像是入学一段时间以后导师和学生之间互选,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你的方向,不过我也是道听途说的。你可以等开学以后去联系教秘。
企业管理系、财务学系秘书 0592-2182875
hey047@xmu.edu.cn
管理科学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秘书 0592-2180923 lesliexx@xmu.edu.cn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研究方向之一,所有企业管理120202的在考试的时候都是不作区分的
小丸子
你是说的研究方向吧,那个是自己报名是选择的,不过就像小鱼儿说的那样,到时候导师的方向就会是你研究的方向了,我也是听说的,但是应该差不多的,还有一个专业不存在调剂的问题。公共课要考多少分我也不清楚。不过你可以根据历年来的录取分数再结合自己的优势来给自己定目标并妥善安排时间。
17.有几个问题想要问1、管院的会计和财务学两个专业的分数线是不是一直会计比财务高啊? 2、是导师制的么,就是那种有导师要你你就安全了的情况么?2、本校学生老师会给他们划题么?
不一定,不是导师制,不会划题
18.看到这帖子感动啊!目前专业课陷入瓶颈,求各位前辈指教啊!
主要问题有这几个:
(1)管理学的课本看了两遍,自己也摘抄了笔记,但是接下来就不知道怎么看书了。抱着笔记去背、去记?或是怎么去再去看书呢,知识点大体都了解,下面是去理解吗?去形成体系?可是具体要怎么操作呢?还有管理学精要那课后的客观题做了,那讨论题要不要做呢?可是那些题目做了也没有参考答案,完全不了解自己做的怎么样,怎么对待课后讨论题呢?像考试的时候还会有分析题,那样的题目要去哪里找练习题做呢?
(2)西经以前学过,现在也已经仔细把书看过一遍了,做了一遍课后习题。接下来是去做金圣才的那本考研真题吗?还是继续翻来覆去的看书,适量习题辅助?那是要注重理解还是做题的熟练度呢?至于西经的参考书问题,因为手边有翔高出的也是各个学校考研西经的题目,想问一下一定要用尹伯成和金圣才的书吗?看前面有说考的直接是尹伯成的原题,我纠结了,就是说一定要看那两本书?
(3)关于真题。因为没有买的全书,所以手边只有各处淘来的历年回忆真题。但是这些题目没有完整答案,所以想问该去哪里找完整的专业课历年试题答案呢?请问各位前辈有没有能分享一下呢?
三方面的专业课问题,亟待各位前辈解答啊!求指导!
江小鱼:
我说以下自己的想法,比较主观,仅供参考。
(1)“复习一下”、“复习题”用来查漏补缺,“分析题”、“应用题”我觉得与真题的内容偏离的比较远,有时间不如看点其他的。
(2)西经我的做法是:以记熟书上的东西为主,以不变应万变,最好是能达到看到章节标题就能复述里面内容的程度。其他的资料都是用来查漏补缺的。
(3)论坛上的真题还挺全的。
(4)真题是没有官方答案的,提供一下某资料上的解题思路
2007年的题目,为什么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进?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相关性质
3.解释原因
5、我也没有完整的答案,如果有拿不准的题目可以拿到论坛上来讨论,集思广益吧。
腾腾:
首先我觉得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所以不必太拘泥于具体的学习步骤的操作问题。
管理学,一定要吃透课本的意思,真正理解了各种理论,理解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给你一个材料,或者遇到现实中的问题,你能大概能对应到书中的道理。至于真正的背诵,个人觉得现在还不需要开始,早背早忘。。现在理解吃透了,提前一两个月再背完全来得及~课后题都是帮你理解课本的内容的,起到查缺补漏,辅助学习的作用,至于“参考答案”,带有“参考”二字即说明,没有标准答案,答的全面又有条理就可以了。
经济学,个人觉得还是以课本为重,当然习题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做习题的目的是让你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原理和知识,换句话说,做多少题,做什么题,都是取决于你课本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是为了学好课本而服务的。参考书,金圣才和尹伯成的比较经典吧。其实用什么书不重要,同样的书在不同的人手里的效果的差别,要远远大于同一个人用不同的书的差别,意思是,复习效果主要在你而不是书。不过个人极力推荐尹伯成上一些计算题,厦大历年真题里的计算大题和最后的分析题曾经让我相当头疼,最后多亏了尹伯成的绿皮书~~
最后,如果你复习觉得把握不住方向,建议你去做一下真题,这样会对考什么,怎样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觉得会对你现在的一系列疑问有很大的帮助,复习起来会更有针对性。真题是需要反复研究的~各科都是如此~
18.高鸿业五版的书,请问它和四版的书区别大吗,课后习题一样吗?2.请问历年真题可以去哪里买到,另外您复习专业课时推荐用哪些参考资料?(请问厦大本科的管理学和微观课件有必要看吗?
江小鱼:
(1)四版、五版差别不大的吧
(2)考试中心的真题没答案,不如直接在论坛下载。资料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材和真题最重要。厦大的课件没看过,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19.林志扬老师的书有必要买吗?能给个建议吗?
腾腾:
我复习没有用这本书,而且最近几年也没有考这本书上的内容,看指定参考书应该就可以了
江小鱼:
管理学的各种理论几乎每年都要考的,这部分内容林讲的比较详细。前几年那本书还是很重要的,不过现在指定教材换了,作用也就不像以前那么大了。
20.管院复试被刷,允许院内调剂或者调到专硕吗?
小丸子:
管院复试被刷的有没有院内调剂或者调剂到专硕,就我所知道的,企管应该是没有的,现在都倾向于招收第一志愿的,不过我也不确认,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对比一下复试名单跟录取名单,那就一目了然了。
江小鱼:
按照复试时候教秘的说法,理论上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不要寄希望于此。
21.我主要想问一下管理学主攻教材,反复理解,整理笔记,加背诵,那需要买什么参考书吗?
江小鱼:
有些同学可能比较习惯背别人整理好的东西,或者用来查漏补缺。
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这笔钱也是可以省掉的。
22.想问下学长或学姐知道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个专业吗?厦大收统考生吗?还是只收推免的!有些不确定收不收统考的!因为前段时间有看到好像招收的都是推免的!心里没底!
厦大的招生专业目录里虽然一般给出的招生计划都是按照系来的,但是,只要招生专业目录里出现了的专业,说明是会有统招的名额的,前提是要有统考生上线。
13年这个专业共报考28人,推免1人。
这是13年的复试名单:
有一位统考生进入了这个专业的复试,说明27(28-1)名统考生中,只有一名上了管理学院的院线370.
14年的招生目录会在9月出来,只要招生专业目录中出现了这个专业,就尽管报考,说明这个专业不会不招统考,问题的关键是,要有统考生能上线。
厦大的招生政策很灵活,但原则就是宁缺毋滥,每年都是根据各专业的上线情况来确定复试名单。系内的各专业会根据考生分数情况,在总招生人数不变的前提下,灵活确定各专业的招生人数。
我曾经问过教秘相同的问题,她给我的回答是:在分数出来前,没人能确定,各专业最后的录取人数都是根据系内各专业统考生上线情况灵活做出的协调。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复习是应该担心的,分数达标,不会不让你去复试。
23.大学期间所作的学术论文对复试影响大吗?
江小鱼:
能发表当然最好,不过这是针对大神而言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先把指定教材弄熟吧。不过老师万一要是问到毕业论文也要有话可说。
腾腾:
复试的评分标准是英语水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专业基本功是必须要有的,也就是小鱼儿说的要把指定教材看好,学术论文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老师作为大神,几句话就能试探出你的基本功,所以学术论文除非有些真东西,不然忽悠不了老师。)
24.看帖看到会计系选择导师是入学之后的事,那么关于联系导师还有这个必要么?复试面试的成员是将来的导师么?
江小鱼:
(1)面试官都是些50岁以上的老家伙,带不带研究生我就不知道了。
(2)你完全可以等到考上以后再去考虑导师的问题,复试的时候发邮件导师也不会理你。
25.我想问一下几个问题:
(1)我想确认下管理学是不是没有必要再看林志扬老师的书了?经济学是不是只看教材,金圣才习题和尹伯成的书就行?
(2)金圣才的习题中包含很多外校的考研题,很多都是高鸿业的书中没有的,厦大会考这种书上没有的题吗?开放性的题还好,一些没有的理论或是名词解释就不太好应付了。。。
(3)我想很冒昧的问一下,厦大那边改卷子是不是不太压分啊,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今年二战,去年考央财会计差两分,央财会计虽然不如厦大的好,但是在北京已经算是非常难考的专业之一了,不过分数线也只有386,厦大这边的分数线动辄就400分。我是听说北京改卷会压分,但是不知道厦大这边的情况,或许厦大由于太出色了本身真的非常非常难考。不好意思我绝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心里有些疑惑,也想看看我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江小鱼:
(1)这个你去研究一下真题就知道了,以往年度偶尔考过一些发散的题目,但是从未考过超纲的。
(2)阅卷尺度其实是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目的是把上线人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福建除了厦大其他学校基本上都是踩国家线的,为了保证那些学校有足够的生源,福建的阅卷是不会太严的。京沪那些地方本来就是名校聚集地,而且又要控制户籍,严一点也是情理之中。厦大的阅卷也还算正常吧,12年一个学姐808考了147呢。
腾腾:
林志扬的书反正我没看,而且近几年的考题都在指定教材上能找得到
经济学的两本参考书其实不需要全部的很仔细的看完,(不过课本是要很仔细的多看几遍),建议你去研究一下厦大的历年真题,就知道厦大会怎么考,侧重哪些方面(学校和学校不一样),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找资料复习强化一下
第三个问题,大家都没有亲身体验过,不知道同样的卷子在北京和厦门改分会有什么差别,不过大家普遍反映北京改卷压分,可能有其中的道理吧。
以上厦门大学考研信息由群贤厦大考研网编辑整理